Monday, 10 March 2014

膦(粗口,慎入)


我發現有人在討論粵語
lan這個字是不是指陽具,另外這個字在粵語裡暫且沒有字。我來了興趣,何不參考其他方言的研究資料來推敲?這個課題以前可能也有人研究過,不過我就試試自己找資料寫一篇相關文章。先看看字典怎麼說:

《新編潮州音字典》─卵:lang35(方)男陰。《金瓶梅詞話》第二回:「聽信你兄弟說空生有~鳥嘴,也不怕別人笑恥。」清●沈復《浮生六記》:「吳俗呼陽曰~。」

《閩南方言常用小詞典》─卵:lan221)男性生殖器。(2)用在某些形容詞、動詞的後面,表示程度加深,包含厭惡的意思,但均屬粗鄙語:怪~(真古怪)。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𡳞(或膦)lan33男性或雄性動物的生殖器。例:牛~。

《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lin31(四縣音)lin24(海陸音)lin31(大埔音)lin53(饒平音)lin11(詔安音)。泛指男性外生殖器官。例:膦棍。

康熙字典:𡳞【字彙】良慎切,音吝。閩人謂陰也。【正字通】按方俗語有音無字,陰不必別名𡳞

下面這個鏈接是個大陸潮州人尋找lang35本字的「心靈路程」:

綜合以上的字典說法,其中康熙字典算是最權威的了,閩人謂陰也,意思很明顯,就是福建人所謂的性器官。潮州字典中援引《金瓶梅》中的一段話,證明至少在明朝十六到十七世紀,「卵鳥」這個已經成為馬來西亞「國罵」的詞,已經是指小雞雞的粗口了。中國歷史上常常有粗口被其他字代替,比如操(肏)、鳥(屌),卵字可能本來是𡳞字,但是沒有證據,甚至可能有反證,所以鄭重聲明這只是臆測。
假設粵語中lan是陽具,讀音接近閩南話與潮州話的發音,如此推敲,本字應當是𡳞(膦)或卵。人的本性就是愛學粗話,粵語和客語在地理上互相借鑑粗話應該不會是問題。膦屎」(lin3 shi3)這個詞在客語中本身的意思是指精液。河婆客中,「老膦屎」(lo3 lin3 shi3)或「老漦」(lo3 siau2)是罵囂張的人,漦也是指精液,和閩南語中的「潲」(siau陽平調)能對應。粵語lan si也是拿來罵很跩的人,假設這個粗口和客語是罵一樣的東西,那麼粵語lan si就和「膦屎」在讀音和釋義都對得上。如此,三個語系:粵語、客語、閩南語,在「膦」這個字上,就有非常好的對應。

童謠─補充篇


之前說到媽媽兒時童謠的文章「淺談客家話」裡頭,我漏掉了下面這首打油詩,亦是我的兒時回憶:

妹仔人,多事情,moi4 zai3 ngin2, do1 sii3 cin2,
屎朏大大夾烏蠅,shi3 bbud5 tai3 tai3 giab6 bbu1 rhin2,
乳菇尖尖啄死人。nen4 gu1 ziam1 ziam1 dug5 si3 ngin2.

釋義:屎朏─屁股;烏蠅─蒼蠅;乳菇─乳房。女人天性多事,屁股大到可以夾蒼蠅,乳頭尖到能插死人。(拼音中bb音可能是v音,媽媽不在身邊,難以查證,只好從俗,待查證後更正。)

這首詩是專門戲弄那些很多事的女生,後面兩句亦有醜化女性之嫌,但是女權主義者千萬別批評這是男性性歧視的產物。在媽媽那個年代,女性乳房太大,往往被同齡女性嘲笑,並視為將來命運坎坷的象徵。這首詩廣泛的被使用,至到今日在新村裡,仍然反覆被運用在女性身上,連女性都在用來罵多事的女人,只需開口說第一行,大家都心照不宣,不用繼續唸下去。當然女權主義者仍然可以以男性亦不乏多事之人予以駁斥,但是多事之流多為女性的形象,難以從華人社會根除,即使是男性多事,也會被指猶如女生般多事。

說到「乳菇」,想起媽媽說的一些童年趣事。有次老師教一首歌,開頭就是「念故鄉,念故鄉」,用簡譜來唱是3 5 5 0 3 5 5,媽媽小時候和其他同學都是頑劣至極,開口就很有默契的唱「『乳菇』香,『乳菇』香」,然後大家笑成一團,連老師都不禁莞爾,重複了幾次都無法讓歌繼續唱下去,所以只好把「念」改成「思」,才停止了混亂局面。至於下面歌詞如何,媽媽也不記得了,對這首歌的記憶,永遠停留在「『乳菇』香」這一段。頑劣的事蹟不止於此,有次校長突然走進班裡,問「隨地吐痰會傳染什麼?」,然後叫了坐我媽媽隔壁的同學站起來回答。她站了起來楞在那裡,媽媽低聲對她說「豬肉、豬肉」,她竟然真的回答「豬肉」,全班笑到前俯後仰,最後通通一起領罰。

言歸正傳,我在蔡冠群校長的部落客裡面找到一些河婆客語童謠,很有參考價值,可惜沒有附上讀音,所以我就借幾篇我個人認為不錯的童謠,附上讀音和釋義,有些用詞我也根據台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及砂朥越河婆慣用詞稍作更改,但是至於混淆不清的v和bb、p和f音,本人客語程度有限暫時從俗。首先要討論在上一篇裡,我已經寫過的:
 點指濃紐,龍蟠困鬥,佛祖燒香,diam3 zhi3 nung2 neu3, liung2 pan2 kun4 deu3, fud6 zu3 shao1 hiong1,
蟻子過崗,黃雞嫲嘀嘀咄咄,啄到哪儕去掩目。
nge4 zii3 go4 gong1, bbong2 gai1 ma2 did5 did5 dud5 dud5, dug5 do3 le3 sa2 hi4 em1 mug5.

而蔡校長的版本是:
點指農紐,龍蟠困鬥, diam3 zhi3 nung2 neu3, liung2 pan2 kun4 deu3,
佛子燒香,蟻子過崗,fud6 zii3 shao1 hiong1, nge4 zii3 go4 gong1,

尖尖卒卒,一個來一個出。 ziam1 ziam1 zud5 zud5, rhid5 gai4 loi2 rhid5 gai4 chud5.

我在廣東河婆聽到的和蔡校長的版本相同,只是最後一句是「一個入一個出」rhid5 gai4 ngib6 rhid5 gai4 chud5。上一首是我媽媽和我的童年記憶,下一首是現存於廣東河婆的版本,對於孰先孰後,我難以查清楚,可是砂朥越古晉客家新村的版本比較適合拿來玩捉迷藏是顯而易見的,最後一句就是說點到誰,就要被掩住眼睛。

《月光光》在前一篇討論過,我已經找不到有人會唸完整版本,只有我媽媽同輩人改編過的殘缺版。後來我給媽媽讀蔡校長所記載的版本,她說印象中知道某個蔡姓親戚是唸這個版本,所以在這裡也分享給各位有緣人。
月光光,好種薑,ngied6 gong1 gong1, ho3 zhung4 giong1,
薑必目,好種竹,giong1 bid5 mug5, ho3 zhung4 zhug5,
竹開花,好種瓜,zhug5 koi1 fa1, ho3 zhung4 gua1,
瓜吂大,摘來賣,gua1 mang2 tai3, zag5 loi2 mai3,
賣到三吊錢,mai3 do3 sam1 diao4 cien2,
學打棉,棉線斷,hog6 da3 mien2, mien2 sien4 ton1,
學打磚,磚斷節,hog6 da3 zhon1, zhon1 ton1 zied5,
學打鐵,鐵生鏀,hog6 da3 tied5, tied5 sang1 lu1,
學㓾豬,㓾豬割到手,hogchi2 zhu1, chi2 zhu1 god5 do3 shiu3,

學賣酒,酒臭餿,hogmai3 jiu3, jiu3 chiu4 seu1,

學賣甌,甌肚深,hogmai3 o2, o2 du3 chim1,

學賣針,針鼻滑,hogmai3 zhim1, zhim1 pi3 vad6,

學賣朳,朳臭黃,hog6 mai3 bad6, bad6 chiu4 bbong2,

學煮糖,糖毋老,hog6 zhu3 tong2, tong2 m2 lo3,

上山去割草,草無路,shongsan1 hi4 god5 co3, co3 mo2 lu3,

學上樹,樹無椏,hog6 shong1 shu3, shu3 mo2 a1,

跌到嘴啊啊,轉去食兩個冷粢粑,died5 do3 zhoi4 a1 a1, zhon3 hi4 shid6 liong3 gai4 lang1 ci2 ba1,

食到笑哈哈!shid6 deu4 siau4 ha1 ha1.

釋義:
  1. 甌─鍋子,本字未知,暫用。「甌」這字其實是溫州話常用詞,但發音、意思接近。
  2. 朳─番石榴。
  3. 椏─樹枝。
  4. 粢粑─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閩南語裡的麻糬。
禾畢仔,飛過河,vo2 bid5 zai3, bui1 go4 ho2,
河背人,討老婆,ho2 boi4 ngin2, to3 lo3 po2,
有錢討個千金姐,rhiu1 cien2 to3 gai4 cien1 gim1 zia3,
無錢討個潑賴婆。mo2 cien2 to3 gai4 pad5 lai3 po2.
潑賴婆,無人奈佢何,pad5 lai3 po2, mo2 ngin2 nai3 gi2 ho2,
三餐食下飽,sam1 con1 shid6 ha3 bau3,
碗筷儘採撾,van3 kuai4 cin3 cai3 o2,
屋毋掃,事毋做,vug5 m2 so4, she3 m2 zo4,
橫起頸,就過家。vang2 hi3 giang3, ciu4 go4 ga1,
毋係投是非,就係偷擂茶。m2 he4 teu2 shi3 fui1, ciu4 he4 teu1 lui2 cha2
三街並六巷,無人敢去惹,sam1 gai1 bin4 liug5 hong4, mo2 ngin2 gam3 hi4 ngia1,
若係惹著佢,na1 he4 ngia1 do3 gi2,
三年兩月無春車。sam1 ngien2 liong3 ngied6 mo2 chun1 cha1.

釋義:
  1. 禾畢仔─小麻雀,本字未知,暫用。
  2. 潑賴─潑辣。
  3. 儘採─隨便。
  4. 撾─丟,本字未知,暫用。「撾」字與丟這個意思無關。
  5. 春車─本字未知,暫用。同閩南語的「好勢」,意思接近整齊、順利,但用途意義很廣,不局限於這兩個意思。無春車,就是沒完沒了;弄春車(ed5 chun1 cha1),搞定;吂春車(mang2 chun1 cha1),還沒弄好。
    舉例:
    1. 「(亻厓)摎你無春車!」(ngai2 lau1 ngi2 mo2 chun1 cha1)就是說「我跟你沒完!」
    2. 「交著壞心臼,弄著一屋跤無春車。」(gau1 do3 fai3 sim1 kiu1, ed5 do3 rhid5 vug5 ka1 mo2 chun1 cha1)就是說「娶到壞媳婦,搞到一家人雞犬不寧。」
    3. 「愛出門吂?」(oi4 chud5 mun2 mang2)「等(亻厓)弄春車先。」(den3 ngai2 ed5 chun1 cha1 sien1)就是說「要出門沒?」「等我先梳洗打扮再說。」
    4. 「若房間恁亂,還毋愛去弄春車來?」(ngia1 fong1 gien1 an4 lon3, han2 m2 oi4 hi4 ed5 chun1 cha1 loi2)就是說「你的房間很亂,還不去整理好來?」
    5. 「若事情弄著仰般形了?」(ngia1 sii3 cin2 ed5 do3 ngiong3 ban1 hin2 liau3)「吂春車。」就是說「你的事情搞到怎麼樣了?」「還沒搞定。」這答案表示事情還很亂。
釣梹彎彎釣黃鱔;diau4 bin1 ben1 ben1 diau4 bbong2 shan1;
釣梹拱拱釣滿桶;diau4 bin1 giung3 giung3 diau4 man1 tung3;
釣梹直直釣無食;diau4 bin1 chid6 chid6 diau4 mo2 shid6;
釣梹短短釣核卵。diau4 bin1 don3 don3 diau4 hag6 lon3.

釋義:
  1. 釣梹─釣竿。
  2. 拱拱─彎曲成弧形。
  3. 核卵─睪丸,核也寫作(⺼赫)。
說到「核卵」,就聯想到客家人說話超愛使用性器官,以下就介紹在辭典裡收錄的幾個客家歇後語和諺語:
  1. 蚊仔叼核卵--打毋得(mun1 zai3 diau1 hag6 lon3--da3 m2 ded5):蚊子叮睪丸,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比喻左右為難。
  2. 核卵幫剃頭刀--危險(hag6 lon3 bong1 ti4 teu2 do1--ngui2 hiam3):睪丸要磨利剃頭刀,比喻不自量力,自入險境。
  3. 核卵跈朘碰(hag6 lon3 ten2 zoi1 pong1):睪丸隨著陰莖晃動,比喻盲從,我個人的想法是如果按字面意思,也可以比喻拍馬屁。
  4. 核卵割來擐(hag6 lon3 god5 loi2 kuan3):把睪丸生得好好的,卻要把它割下來提在手上,比喻事情本來好好的,自己自作聰明、多此一舉,徒增負擔和困擾。
懶尸嫲,睡到日頭斜,lan1 shi1 ma2, shoi3 deu4 ngid6 teu2 cia2,
缸裡無點水,壺裡無點茶,gong1 li2 mo2 diam3 shui3, fu2 li2 mo2 diam3 ca2,
去到溪邊,孔孔蹶蹶,hi4 deu4 ke1 bien1, kung3 kung3 kied6 kied6,
挑著兩杓嫲。tiau1 do3 liong3 shog6 ma2.
伸下腰,挺下肚,chun1 ha3 rhau1, tan3 ha3 du3,
阿姆哀,恁辛苦。a1 me1 oi1, an4 sin1 ku3.

釋義:
  1. 懶尸─懶惰。
  2. 缸裡、壺裡─這裡的「裡」字是助詞,不是「裡面」的意思。
  3. 孔孔蹶蹶─形容手忙腳亂,本字未知,暫用。
  4. 阿姆哀─驚嘆語氣詞,意指「我的媽!」
這篇文章中的拼音與釋義是我獨立完成,以我的客語程度,可能當中會有誤,日後確認後將作更改。

廣東河婆之細微差異


廣東河婆有些字的發音及用法,還有詞彙,與砂朥越有所不同,舉例如下:

1) 
河婆腔話有兩個讀法:va3voi1。在廣東河婆只說va3,沒聽到人說voi1,例如「客家話」讀kag5 ga1 va3。在砂朥越,這兩個讀音有不一樣的意思,不能混為一用。說voi1時,意思就是由語言表達的詞句、語彙或說詞,如「客話」讀kag5 voi1,「講話」讀gong3 voi1。說va3的時候,則是有勸戒、訓話或以為、認為的意思,例如:「(亻厓) 會話佢」ngai2 voi3 va3 gi2,意思是「我會教訓他」,「話著」va3 do3就是「以為」的意思了。
參考台灣教育部客家語常用詞辭典,與河婆腔同屬半山客的海陸腔有此分別,其餘皆讀va音。本以為兩個讀音是文白異讀,可是字典裡沒有註明,所以可能只是單純的兩個讀音。
2) 冷
廣東河婆只有一個讀音:len1,而砂朥越有兩個:len1和lang1,尚未聽到河婆有人說lang音。冷字大部分時間都是讀lang1,len1在砂朥越很少人用,媽媽通常在說冷食和冷飲時才會用len1,例如:「毋好食冷」m2 ho3 shid6 len1,意思是不好喝冷飲。但是今天的砂朥越年輕客人,已經不再使用len1,老一輩其實也沒有分得很清楚,這個讀音在砂朥越正快速被淘汰。
參考台灣教育部客家語常用詞辭典,四縣、海陸腔皆讀lang音,而大埔、饒平、詔安腔皆讀len音。
3) 正
在廣東河婆聽到人家說我媽媽講的客語很「正」,讀音是zhang4,意思為標準。在砂朥越,如果是標準這個意思,我們通常說zhin4。我在台灣教育部客家語常用詞辭典裡查詢資料,結論如下:
讀音釋義舉例標音意思
zhang4等下正講den3 ha3 zhang4 gong3等下再說
端正坐正co1 zhang4坐直
剛剛、才正好zhang4 ho3正好
標準講話毋正gong3 voi1 m2 zhang4講話不標準
只有正有zhang4 rhiu1只有
妥當、可以講正gong3 zhang4說好
zhin4右邊正手析zhin4 shiu3 sag5右手邊
公平公正gong1 zhin4公正
治罪正法zhin4 fab5正法
光明正大堂堂正正tong2 tong2 zhin4 zhin4堂堂正正
所有的用詞方式都一樣,除了砂朥越人說「標準」,偏偏是zhin4,由此看來似乎真的是我們不知道從何時搞錯了。
在維基百科裡,這個字屬於文白異讀,zhang音是白讀,zhin音是文讀。但是,在台灣教育部客家語常用詞辭典裡並不持這種看法,其他的資料來源少難以查證,所以暫時以台灣教育部為準。
3) 雞
在廣東河婆讀音為ge1,在砂朥越則讀gai1。如果有讀我之前記錄的童謠《月光光》,裡面的「鞋」字我拼作he2,媽媽說那是比較早的讀法,現在我們都說hai2。由此看來,砂朥越的河婆腔有從e轉變成ai的趨勢,而有多少e已經轉變成ai韻母,轉到已經不知道原來是e音的字,我也難以一一查證。但是,當我們說比較古老的詞彙,比如諺語、歇後語,就會轉成原來的讀法,比如:雞毛試火-燒身 gemochi4 fo- shaushin1。參考台灣教育部客家語常用詞辭典,「鞋」這個字,四縣、海陸腔皆讀hai音,而大埔、饒平、詔安腔皆讀he音;「雞」字,四縣、大埔、饒平腔為gie音,海陸腔gai音,詔安腔ge音。
4) 去
砂朥越客人讀hi4,而廣東河婆讀ki4,不清楚是廣東河婆還是砂朥越變調。參考台灣教育部客家語常用詞辭典,四縣、海陸腔皆讀hi音,大埔腔為ki音,饒平腔kiu音,詔安腔kui音。
5) 可以
去到廣東河婆,最不習慣的就是他們說「可以」ko3 rhi1,很明顯受普通話影響。在砂朥越,只有說「做得」zo4 ded5,查過台灣教育部客家語常用詞辭典後,證實台灣客家人也都是說「做得」。這一次毋庸質疑,砂朥越人保留了較古老的說法。
6) 如果
廣東河婆受普通話影響,引進了「如果」rhi2 go3這個詞,在砂朥越則沒有這種說法,只有「係講」he4 gong3、「假使講」ga3 sii3 gong3。台灣也有「如果」這個說法,但是有句諺語用的是「係講」,所以砂朥越人又保留了較古老的說法。
7) 哪往
在砂朥越,曾經河婆人說「哪裡」是講「哪往」le3 vong1及「哪位」le3 vui2,漸漸的「哪往」變得少人講了,年輕一輩只說「哪位」。在廣東河婆,人人卻都說「哪往」,我們跟他們說「哪位」反而把他們搞糊塗。也許,他們意識中的「哪位」是指物件,不是地方,例如「哪位個」le3 vui2 gai4,意思是哪一個(人),「哪位隻」le3 vui2 zhag5,意思是哪一隻(動物,有時小孩子也用「隻」這個量詞,表示長輩的疼愛)。台灣五種客家腔也用「哪位」來指「哪裡」,因此我認為這個釋義在廣東河婆已經消失,「哪往」成了唯一的說法,抑或河婆腔裡,本來就沒有「哪位」這個詞,是砂朥越河婆腔受其他口音的用詞影響,但是詭異的是砂朥越客人卻選擇保留了「哪位」,「哪往」這個詞在砂朥越反而慢慢絕跡。
8) 新名詞
曾經我的五姨隨姨丈去惠來縣探親,看到碟形衛星天線(satellite dish),詢問時用「大鑊嫲」tai3 vog6 ma2這個詞,結果中國親戚聽不懂。「鑊嫲」vog6 ma2本來指煮食用的鍋子,我們從祖宗流傳下來的客語裡沒有碟形衛星天線這種新物件的名詞,所以就用形狀相似的物件來命名,叫「大鑊嫲」。在中國客家區,碟形衛星天線一定有他們的客語說法,很大的可能是用普通話直譯,說出來我們也會聽不懂。
9) 馬來詞
在廣東河婆,人家聽不懂馬來文直譯過來的詞彙,尤其常掛在嘴邊的錢cien2,我們一不小心會說lui1(馬來語duit),錯co4說成sa1 la4(馬來語salah),毋過m2 go4說成da3 bi3(馬來語tapi)。
在河婆,老一輩的口音還是與我們砂朥越一樣,比較容易聽。年輕一代的客語比較軟,聽起來像是受了梅縣口音影響,我們客語比較不行的就聽得比較辛苦。也許以梅縣口音為主的媒體與客語教育材料,正逐漸蠶食其他的客語口音。這也是無奈之事,現今交通、通訊發達,梅縣口音作為強勢的「正統」口音,一定會影響其他客語地區,口音之間的差異勢必越來越小。當然最主要的威脅,還是來自更強大的普通話,客語中摒棄了古老的詞彙,反而吸收越來越多普通話的直譯,使得客語越來越不像客語,只是用客家口音來講普通話而已。古老詞彙的保留,砂朥越客人反而做得比較好,但是客語傳承不力,年輕一代客語越來越生疏,越說越淺白,音準越來越差。這篇文章,不僅要說河婆腔的變化、差異,也是在提醒客家族群,語言迅速衰弱,文化保護不力,最後消失的就是客家族群自己。

淺談客家話

二零一一年耶誕假期,我們一家人去了一趟中國尋根,發現客家人對於文化的保護和重視不深,主要表現於客家區如揭西縣及大埔縣,都找不到客語字典,其他客語材料如影劇和歌謠都非常有限,而且幾乎都是梅縣口音,製作質量比較粗糙。更糟糕的是,不同口音的客語區,大都奉梅縣腔為正統,此態度更是造成口音被同化的禍首。回來上網查詢,中國方面的資料也是非常稀少,大都以梅縣為主,只有台灣教育部有相當完善的線上字典,並有四縣腔、海陸腔、大埔腔、饒平腔、詔安腔的標音。基於客家人對於語言文化保護的意識不強,我個人從有限的資源裡面,蒐集砂朥越河婆腔的各種資料,寫出這篇文章,希望作為後人及有緣人的參考。
我是潮州人,從小就住在客家村,雖然在家裡說潮州話,但媽媽跟親朋戚友都是說客話,同學間也都背著學校「不可說方言」的政策偷偷說客話,所以我對客話也略懂但不精,說的潮州口音也受影響而比較粗獷,也常摻雜客語。媽媽的情況很特別,我外公是潮州人,外婆是客家人,以前外公「跑羅厘」常外出,所以家裡溝通語言是客語,至到十多歲搬到十哩和幾個叔叔住在一起後,才開始學說潮州話,所以潮州話反而不比客語精,不僅所用客語詞彙豐富有趣,音準還真是嚇嚇叫的。這篇文章主要記錄砂朥越河婆客人的一些集體記憶,都是根據媽媽的口述,拼音音標也是聽媽媽的發音來斟酌。
為了要留下客家拼音供人作發音參考,我不得不學客語拼音,研究了廣東拼音方案之客家話拼音方案和臺灣客語通用拼音方案,覺得廣東方案只是根據梅縣量身定造,忽略了其他口音的需要,河婆音裡幾個聲母都沒有,可是聲調調號只是阿拉伯數字一到六,只要事先明白調值,讀起來簡單又易用。反之臺灣方案因要兼顧五個腔調的發音需求,拼音較有彈性,但聲調也為此直接用調值來區分口音,非內行人會讀得很辛苦。我個人覺得臺灣的拼音方案比較適合河婆腔的發音,但調值不好用,這裡既然已經先聲明是要討論河婆腔,就無需用調值,聲調就用比較容易的阿拉伯數字,算是結合廣東及台灣方案。


雙唇音
唇齒音
齒齦音
齦後音
軟顎音
聲門音
清音
濁音
清音
濁音
清音
濁音
清音
濁音
清音
濁音
清音
鼻音
m [m]



n [n]



ng [ŋ]

塞音
不送氣
b [p]
bb [b]


d [t]



g [k]

(不標) [ʔ]
送氣
p [ph]



t [th]






塞擦音
不送氣




z [ʦ]

zh [ʧ]
zi [ʨ]
k [kh]


送氣




c [ʦh]

ch [ʧh]
ci [ʨh]



擦音

f [f]
v [v]
s [s]
rh [ʒ]
sh [ʃ]
si [ɕ]


h [h]
邊音




l [l]






注意:
1.
zhchsh與北京腔的翹舌音不同,發音時舌頭較平。

2. si1讀音為「西」,sii1讀音為「私」,這兩個字讀音客語和普通話無差別。

3. 河婆腔裡,除了o音之外,其他元音大部分是沒有零生母的,也就是上面表裡的(不標)[ʔ] ,舉凡遇到四縣腔裡零生母的字,河婆腔裡都是rh音。rh音不是北京腔裡的「日」音,而是英文的j音,例如「音」字拼作rhim1,讀音接近英文名字Jim。當然,砂朥越年輕一輩受華語影響,有些字變成零生母,比如「也」字由rha3簡化成ia3

4. 砂朥越河婆腔裡,v音有轉變去bb音的現象,大部分年輕一輩講的bb音,如「話」bba3bboi1,老一輩的讀法是va3voi1。原本就是bb音的似乎只有「黃」bbong2,沒有聽過vong2的讀法(四縣、海陸、大埔、饒平皆讀此音),而且砂朥越客家黃姓拼作Bong,證明客家前輩出走南洋來到砂朥越時,本來就是讀bb音。

5. 砂朥越河婆腔裡,也有p音轉變成f音的情況,例如:「飯」從pon3變成fon3,參考了口音相近的幾個腔調,並且在廣東河婆聽到,的確是pon音。媽媽說不清是怎麼一回事兒,只說外婆是讀pon的,但同一個時間兩個讀音都有人講,幾時開始混淆就不得而知了,不過一定比v音的轉變發生得更早更快。

6. 本文所有河婆腔拼音,盡量以老一輩人的口音為準。河婆腔在砂朥越也逐漸式微,而且年輕人就算會講也音準不佳,我撰寫此文章就是為河婆客盡一份薄力,所以拼音盡量要反應原本的讀音。但是對於p音和f音混淆,我實在沒辦法辨別哪個本來是p音,因為轉變沒有v音那麼徹底,所以如果下文拼音有誤敬請指教。

聲調
調號
例字
河婆音調值
廣東
古晉
陰平
1
53
44
陽平
2
24
24
上聲
3
21
21
去聲
4
42
42
陰入
5
2
2
陽入
6
5
5
(剽竊自http://www.hakkaonline.com/forum/thread-84081-1-1.html

根據作者怡保客,廣東河婆音出自《南洋客家人的語言和文化》,而古晉河婆音乃自行記音。我去河婆尋根時,沒有特別注意到陰平是高降調,但古晉的河婆腔確實是平音。對作者斷定古晉河婆音的陰平為44,我個人覺得適當,但廣東河婆和砂朥越的發音為何有不同,作者和我都不知道,也許是被華語的陰平所影響變平調了。河婆腔有六個本調,再加上兩個變調,就變成八個聲調。兩個陰平聲在一起的時候,第一個字的平調略低於第二個字,例如「光光」拼音是gong1 gong1,第一個「光」變調成超陰平,調值大約33,讀起來是gong33 gong44(調值,非調號)。兩個陽入聲在一起時,第一個字調值略低於第二個字,例如「直直」拼音是chid6 chid6,第二個字變調成超陽入,調值大約3,讀起來是chid3 chid5(調值,非調號)

我個人其實對調值並不專業,沒有受過正規的訓練,只知道調值一到五是模仿DoSol。以下是以大家熟悉的北京音調值,供人參考想像調值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1低音,2次低,3中音,4次高,5高音。北京音第一聲陰平55,第二聲陽平35,第三聲上聲214,第四聲去聲51,細心去看的話,就會發現漢語拼音裡的標點符號,就是以調值的形狀制定。從調值來看,河婆腔和北京話的聲調調值非常接近,除了北京話上聲的尾音有上升外,而砂朥越人說華語時上聲也和河婆腔一樣只降不升。對我來說河婆腔就好像多了入聲的華語,用來分唐詩中的平仄聲,還容易過用自己的母語潮州話。



客語分南北八大片,南北片差異大,北五大片發音和詞彙普遍受官話、贛語、閩北語影響,彼此之間的互通性也不高,南三大片發音和詞彙的分化比較晚,土語詞彙多且互通性高,入聲保留比較完整。上圖是舊版客語分布圖,北片中粵北片主要分布於粵北韶關地區,汀北片分布於閩西,寧龍片、于桂片及銅鼓片分布於江西省。南片中粵台片分布最廣,以梅縣為首,東臨大埔縣,西至深圳市龍崗區。粵中片主要分布於河源及惠州,上圖是舊版客語,惠州城因口音獨特而被分出惠州片。上圖的揭西縣是不分片的客家地區,隔壁的豐順縣被劃入粵台片,居住於潮州區內的客家話居民點都不分片。


上圖是就廣東省漢語方言的分布圖,其中揭西縣是確定為客語區,但卻不分任何一片,隔壁的豐順縣還是被劃入粵台片。現在新的分法,惠州片被納入粵中片成為小片,另外又劃分起新片:漳潮片。漳潮片的特點是平聲調接近官話,輕微捲舌音,最重要的是受閩南語言文化影響。在漳州市南靖縣、詔安縣等的客家人,被稱為「福老客」,在潮州地區及附近的被稱為「半山客」,就包括梅州市豐順縣(本來屬粵台片)、揭陽市揭西縣、揭東縣、普寧縣、惠來縣、潮州市潮安縣、饒平縣、汕尾市陸河縣、海豐縣、陸豐縣。「半山客」,一說「半山鶴」,這個詞的來歷眾說紛紜,糊里糊塗連客家人自己都不怎麼明白,也不是所有半山客都認同這個身分。在砂朥越,「半山客」只是老一輩的客家人有認同感,年輕人對這個詞已經相當陌生。


我個人覺得漳潮片這個分法很籠統,其餘的縣市我不清楚,單單說揭西縣,主要受潮州文化影響的是:(一)建潮式建築物,很少建客家圍龍屋。(二)喜歡潮劇和潮樂。(三)隨潮州民俗。古時的潮州府管轄的地區包括了今天梅縣等廣大的一片客家地區,政治上的強大,讓潮州文化無疑佔了優勢。如果說潮語對客語的影響,河婆腔還不如饒平腔和惠來腔,這兩個地區潮州人和客家人長期混居,說話已經有潮語的鼻音韻尾,而且使用大量的平調。河婆雖然離潮州區不遠,腔調卻完全沒有「潮音」,雖然與潮州話一樣有很多中古漢語的詞彙,但不能說是因為受之影響,因客語本來就是中古漢語的活化石,而有些河婆的方言土語又明顯和潮語不一樣。一種方言被劃入一個片子裡面,應該是從語言的特徵來斟酌,也許我並未深入探討背後的理由,也不能就此下結論。

說了這麼多枯燥的東西,這下要說玩的了。以前小孩只有幾種遊戲好玩,童謠在這裡就扮演了吃重的角色。捉人遊戲,客語叫「搞捉」(gau3 zog5),捉迷藏叫「搞囥」(gau3 kong4),眼睛蒙上布來捉人就叫「掩目拉死(虫另)」(em1 mug5 la3 si3 guai3),何謂「死(虫另)」?客人叫青蛙為「老(虫另)」(lo3 guai3),在遊戲裡被笑稱為「死(虫另)」,意思是躲都躲不過被蒙了眼睛的人,像死青蛙一般。「打麻」(da3 ma2)就是用一捆塑膠圈,放在腳的大拇趾,一端用手拉緊,轉幾圈後把手拉住的那一端也套在腳拇趾上,這團塑膠圈用兩條塑膠圈穿過打結,就結成了「麻」,小孩用這個瞄準打菸盒。還有比較普通的如打彈珠叫「打石」(da3 shag4),跳房子就叫「跳飛機場」(tiau4 bui1 gi1 chong2)。這些遊戲分誰先誰後或誰當「鬼」時,唸一唸童謠就分出來,以下收錄一些媽媽口述的童謠:
背東背西,背到哪儕爛背箕。boi4 dung1 boi4 si1, boi4 do3 le3 sa2 lan3 boi4 gi1.
釋義:背箕─篩選米糠的一種竹製品,不知道華語怎麼叫。玩法:沒有特別一邊點人一邊唸此童謠,誰被唸到最後一個字,就得去當「鬼」。

搖搖插插,檳榔醹葉,胭脂水粉打面白。rhau2 rhau2 cab6 cab6, bin1 long2 neu3 rhab6, rhan1 zhi1 shui3 fun3 da3 mien4 pag6.
釋義:醹葉─可以吃的葉子。玩法:將一隻手的食指,頂在另一隻手向下的掌心,其他人也伸出一根食指頂在此人掌心,伸出手掌的人就開始唸上面的童謠,一邊唸手掌一邊劃圓,一唸完就握拳,被捉到手指的就得當「鬼」。
點指呢呢,桃花荔枝,三角四唸,除開一支。diam3 zhi3 ni1 ni1, to2 fa1 li3 zhi1, sam1 gog5 si4 niam4, chu2 koi1 rhid5 gi1.
玩法:所有人伸出一根食指,其中一人開始一邊唸此童謠一邊算手指,誰的手指唸到最後一個字,就得去當「鬼」。
點指濃紐,龍蟠困鬥,佛祖燒香,diam3 zhi3 nung2 neu3, liung2 pan2 kun4 deu3, fud6 zu3 shao1 hiong1,
蟻子過崗,黃雞嫲嘀嘀咄咄,啄到哪儕去掩目。nge4 zii3 go4 gong1, bbong2 gai1 ma2 did5 did5 dud5 dud5, dug5 do3 le3 sa2 hi4 em1 mug5.
玩法:只用於「搞囥」和「掩目拉死(虫另)」,一邊點人一邊唸此童謠,誰被唸到最後一個字,就得去當「鬼」。
當然,不是所有童謠都拿來玩遊戲的,但也因此少人唸,容易失傳,以下就有三首媽媽還記得的:缺牙扒,扒豬屎,扒三堆,㧡毋起。kied5 nga2 pa2, pa2 zhu1 shi3, pa2 sam1 doi1, kai1 m2 hi3.
釋義:㧡─挑用法:用來笑蛀牙或牙齒缺一角的人。
兩姊妹,揹藍去摘菜,liong3 zi3 moi4, ba2 lam2 hi4 zag5 coi4,
摘一皮,留一皮,zab5 rhid5 pi2, liu2 rhid5 pi2,
初三初四嫁屘姨,cii1 sam1 cii1 si4 ga4 man1 rhi2,
(或「天光朝晨嫁屘姨」tian1 gong1 zhau1 shin2 ga4 man1 rhi2屘姨嫁哪往?man1 rhi2 ga4 le3 vong1?
大路直直上。tai3 lu3 chid6 chid6 shong1.
釋義:屘姨─妻姨
月光光,好種薑,ngied6 gong1 gong1, ho3 zhung4 giong1,
薑必目,好種竹,giong1 bid5 mug5, ho3 zhung4 zhug5,
竹開花,好種瓜,zhug5 koi1 fa1, ho3 zhung4 gua1,
瓜吂大,摘來賣,gua1 mang2 tai3, zag5 loi2 mai3,
賣到三吊錢,mai3 do3 sam1 diao4 cien2,
學打棉,棉線斷,hog6 da3 mien2, mien2 sien4 ton1,
學打磚,磚斷節,hog6 da3 zhon1, zhon1 ton1 zied5,
學打鐵,鐵生鏀,hog6 da3 tied5, tied5 sang1 lu1,
學㓾豬,㓾豬噦噦學補鞋,hog6 cii2 zhu1, cii2 zhu1 bbe2 bbe2 hog6 bu3 he2,
補鞋無賣賺,學煠卵。bu3 he2 mo2 mai3 con3, hog6 sab6 lon3.
釋義:必目─發芽;吂─未;三吊錢─三塊錢;生鏀─生鏽;㓾豬─宰豬;煠卵─滾水煮蛋,這裡「卵」指睪丸。
這首《月光光》不僅我媽媽不記得,連鄉村裡的老人都不怎麼記得,我是在網上尋找其他版本,靠媽媽的零星記憶拼湊出來,而且她坦言小時候沒有學全,自行加上變化,弄得最後一段有種嘎然而止的感覺,算起來可能是比較殘缺的版本,可那是媽媽那個年代的集體記憶,所以我也在此記錄不誤。
本人寫這篇文章,最重要的參考工具:(一)臺灣客家語拼音方案(二)維基百科─客語通用拼音(三)台灣教育部客家語常用詞辭典(四)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語字典查詢檢索條列
還有值得參考的是蔡冠群編著的《河婆客家話常用詞彙》,可以在馬來西亞的各個河婆同鄉會索取,還有他在網上的部落客,也有提供不錯的資料可供人看看。

中國行-回家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辛卯年十二月初三)

終於到了回家這一天!早上在酒店草草吃了早餐,八點四十五分,我們就從酒店出發,來到蓮花山公園東南角的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三十週年紀念園。
這是我們整個旅程最後一個景點,而偌大的蓮花山公園,我們只是來到其中一個角落,連重點的鄧小平像都沒有看到,因為那個需要花時間走進去看,我們這天要趕飛機,所以逛這景點有點倉促。

象徵性的拍了一棵盆栽。

這是入門處就能看到的樹,乃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親手種植。
廣場上有很多人趁著大風在放風箏。深圳雖然風大,可是並不是很冷,也許冷空氣沒有吹到這裡來。

匆匆拍完照,我們就往深圳機場福永碼頭去了。這次我們不再需要很麻煩的出境中國、入境香港、再出境,我們直接在碼頭辦理出境,坐一艘快艇直接到香港機場登機口等飛機。早上十點十五分,我們開始從柏油路轉入一條爛路,司機換了人,駕車橫衝直撞,弄到不少人在顛簸中暈車。這裡還是一片工地,很多建築物正在興建當中,五分鐘後我們就經過剛打地基的深圳國際機場工地。
上圖是工地裡的一條河,已經黑到河底,連岸邊的泥土都是黑的。小李說三十年前,這裡還有人洗衣服沖涼,現在連生物都沒有。三十年迅速發展的背後,罔顧環境保護,造成污染嚴重,這條河往後要恢復昔日的生態環境,要花的代價恐怕比三十年的保護來得多。

早上十點二十五分,我們抵達深圳機場永福碼頭。碼頭不大,只有幾家商店,寥寥數人在辦理登船手續。我們一行人一到,由於人多行李多,櫃檯的女服務員非常不耐煩,對待我們也很沒有禮貌,一直推托不懂怎樣給我們這麼多人辦理行李,搞了半天才弄好。後來運送行李箱的男員工,更指我們站在那邊妨礙他工作,氣到領隊終於開聲就罵,最後才不甘不願搬走行李。入門檢查票時,檢票員也是讓我們在外面排隊等,直到時間只剩下半個小時才給我們進去。過關時,又被人叫去排成我們這行人排成一隊,由同一個海關人員處理,結果後面來的人都比我們這隊人先過關。也許新機場未落成,這裡遊客稀少,服務態度因而不佳,出境過程讓人覺得不爽。

早上十一點半,我們搭乘新鶴山號快艇去香港國際機場,於十二點二十分抵達。在那裡,我們轉到一個很小的候機廳,只有幾間商店,一家四口還花了超過一百五十港元吃一頓午餐,貴到嚇嚇叫。下午三點半,終於要離開這鳥不生蛋,狗不拉屎的候機廳,往亞庇飛去。抵達亞庇國際機場時,天色已經暗了,大約是六點多,在機場裡我們又買了一盒當地很出名的冰淇淋,傳說中可以耐到我們回家。待了一個小時,我們搭同一架飛機飛回古晉,抵達時已經九點多了。

總結:這趟客家之旅整體上做得非常好,先是團友都是一團和氣,都愛說笑,氣氛良好。再來是導遊小李,人老實服務態度很好,常在枯燥的趕路途中講故事給我們解悶,吃飯最後吃也最快吃完,懂得關心旅客安危,進酒店也是最後一個睡,是幾次來中國,最好的一個導遊。再來就是司機小黃,駕駛態度算是不錯的了,而且幫我們搬運行李,毫無怨言。最後是人文,所到之處,尤其是客家區和潮州區,整體來說都對人很客氣、禮貌、熱情。我個人給予客家和潮州區非常高的評價,有能力一定要再去。

後記:
這是我第一次寫遊記作為旅遊的紀錄,因為時過境遷,往往看到照片,卻忘記當初是去那裡做什麼、看什麼,所以這次我將這次的旅遊寫在網上,供自己和有緣人參考。當我把資料全部輸入電話時,裡面就包括了時間,我為了要掌握時間的拿捏,尤其是兩地的距離,所以決定也寫進遊記裡。還有休息站及收費站,都是讓我了解我們走的路線,當時只是一看到名字就寫下來,等到回家後再看地圖比對,才能整理出完整的路線資料,所以我也在此記錄不誤。因此,裡面似乎有很多無關緊要的東西,都是我個人覺得重要訊息,能夠供需要之人參考。有些歷史資料或傳說故事,是當時導遊所述,我回來後上網查證加上補充,想讓內容可靠、豐富一點。越到後面,我寫得越趕越亂,有些細節可能會忘記,因為之前幾篇我花太多時間整理資料,而我有要事在身,所以不得不趕快寫完。因此若資料有誤,或寫不好之處,請有緣人見諒並指正!多謝!

中國行-走梅縣,返深圳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辛卯年十二月初二)

度過匆忙的幾天,終於可以比較遲醒了!早餐還是在酒店裡解決,我們還有機會吃到大埔算盤子和筍粄。算盤子是用木薯粉做的,端上來就一大盤,有點太油,木薯粉的口感硬,嚼起來口都痠。
上圖是大埔筍粄,用的粄皮不是河婆常用的糯米粉做的,而是用算盤子那種木薯粉做的,裡面包著竹筍。味道不錯,就是竹筍已經下肚了,粄皮還在嘴裡嚼,不過比算盤子好吃。
上圖就是馬來西亞熟悉的「老鼠粉」的老祖宗──大埔老鼠粄,主要以粘米做成,由於客家人傳統上把粉類叫做粄,而這道小吃兩頭尖似老鼠,所以叫做老鼠粄。後來流傳出去,到了台灣經過變化,叫米篩目或米苔目,有些誤寫米台目。傳到廣府區,又有新花樣,不過廣東人傳統上愛用「粉」字,所以現在普遍上我們都受粵語影響,將之叫作老鼠粉。無論千變萬化,老祖宗就是上圖,吃起來粗糙的老鼠粄,味道不怎麼樣,符合傳統上客家人那種吃東西要飽,不是吃爽的精神。
吃完大埔特色,我們八點四十五分離開酒店。十分鐘後,來到由僑鄉集資建造的大埔西湖公園。我們在門口處轉了一圈就出來,用了十分鐘,幾乎是走馬看花,拍了幾張照片就離開,連裡面的西湖都沒有看到。我們出發去梅州,早上九點二十分再次經過梅江。進入梅縣時已經是早上十點十五分,路經梅江時,發現水位很低,一部分河床已經裸露出來了,可能是中國天氣異常,最近都鬧乾旱,雨水量太少所致。再過十五分鐘,我們的旅遊巴士就來到了梅州市,一個被客家人視為客家正統,別稱世界「客都」的地方。

歷史上,五代十國也是中原動亂的年代,許多客家人都大舉南遷,選擇這片土地定居下來,當時地方大了人口夠多了,因此設立敬州。到了五代結束,北宋時期,由於要避開皇帝名諱,所以改做梅州。有意思的是,梅州此後多次被廢,復置程鄉縣,歸潮州府管轄,又多次被「復」成梅州,直到清雍正,才正式設置嘉應州。到了民國,州府制被廢,又改為梅縣,直到1988年才升格為梅州市,行政中心設在梅縣。由於升格只有二十餘年,很多人還是習慣叫梅縣。總之,梅州在歷史上就是一直由市級變縣級後又復市級,客家人似乎太會跑了。

巴士沒有停在市中心,我們的目的地在十分鐘後,位於梅州市東郊的千佛塔寺。千佛塔寺的主要是保護千佛鐵塔,此鐵塔鑄於南漢965年,一共有四面,每面有兩百五十個佛像,總共有一千個,故稱千佛鐵塔,先置於修慧寺,寺毀後於清乾隆又遷至齊州寺,此寺又毀,由於沒有適當保護,到了清末只剩下殘片,被愛國詩人黃遵憲收於東郊家中。1935年又遷至東山嶺,後來四周發展成鋼鐵廠區,古物遭污染嚴重損毀,在民間發起下方建造千佛石塔,置鐵塔於當中。

千佛塔寺位於山上,我們的車放在山下,山下有好幾個攤位賣客家歌謠和其他紀念品,我們暫且不看,先上山去看塔。山下有間小廟叫大東岩寺,轉過去就會看到上山的階梯,有人在階梯附近做素包,我們試吃後覺得味道還好,算不上好吃。
爬上階梯後還得買入門票,才能進到千佛塔寺裡面參觀。這道門進去,右邊下面還有另一座廟宇正在興建中,左邊則是三聖殿和千佛寶殿,寶殿後面就是千佛塔了,右邊下面還有廟宇正在興建當中。要進塔去參觀,就得穿過三聖殿和千佛寶殿之間,來到三聖殿後面爬個階梯上去,首先看到泰國白象的雕像,這顯然是泰國僑鄉所贊助,轉右邊就會來到塔前,塔前有個笑咪咪的彌勒佛。
三聖殿。

擺在寶殿前面的真桔樹。

擺在寶殿前的香爐。
石塔有九層,用花崗石建成,落成時據稱全塔有三千尊佛像,後來發現有人偷竊,損失多少沒有說,可是塔上已經不容許參觀,只能在最底層看千佛鐵塔,這就變成是我們旅客的損失了。塔的四周有金剛像。在正後方,窗門裡有個繁體字寫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碑,居然還發現錯字,心經中有兩個「滅」字,寫成「減」字,也只有無聊之人如我才會發現。白天看塔時,沒有特別漂亮,要晚上開燈才會讓人驚艷。
千佛鐵塔,本來已經爛到不行了,現在如此漂亮的展示在石塔裡,很難想像這是歷盡滄桑的古物,如果是大幅度修復,還能算古物嗎?

參觀完千佛鐵塔,就已經到了中午吃飯時間了,導遊已經在山下等著要去吃飯了,我父母還在那邊拼命拍照。我心裡惦記著那些客家歌謠,直接跑下山去看那些光碟,有些在河婆見過沒買,我要求播放了幾首來聽,口音差異太大聽不明白,不過怕以後買不到,就在這裡買了好幾片。之後,我們上車又繞回梅州市,於中午十二點抵達位於梅州市梅江區三角鎮,劍英公園側的承德樓。這裡是我們吃飯的地方,也是在梅縣最後一個景點──圍龍屋。圍龍屋其實是一種籠統的名稱,是客家特色的居家建築物,包括圓形和方形土樓,這裡指的是圍龍式圍屋。

承德樓是梅州市內保存最完好的圍龍屋,由暹邏富商梁氏斥資建造,奠基於1885年,歷時十一年方才完工。梁家後人現在把二樓用作餐館,取名圍龍屋(星園)酒家,一樓則保留圍龍屋原樣,開放供遊客參觀。
圍龍屋酒家的最大招牌菜,恐怕就是本地出名的梅菜扣肉,可是和其他中國大陸的食物一樣,缺點就是太油膩,似乎沒有這麼多油就炒不出菜。上圖是什麼名堂沒有記住,作法是把白蘿蔔絲用薯粉揉在一起蒸,味道還不錯。


上圖剽竊自圍龍屋(星園)酒家網站,是整個圍龍屋的大藍圖,建築物是三堂二橫一圍龍的結構,三堂就是所謂的上中下堂,二橫則是南北橫屋,一圍龍則是整個建築物呈橢圓形狀,前面有座風水池塘,與主屋分開來,從大門到後面的龍廳都圍在一起。屋子裡總共有八十多間房間,如果子孫男丁旺,房間不夠,就可以在現在這個建築物的基礎上,再加多兩橫一圍龍。
前面的風水池塘,以前的人家在此養魚,如今應該是長年沒有打理,整個池水已經生滿青苔。

大門進去有三道門,平時是關著的,除了有客人來或者辦喜事才會開。這門很奇怪,因為它做得很多餘,人人都可繞門旁邊過, 也許是基於風水考量,似乎是要這門把前面的祖堂給遮住。第一道門後的天井,下面有一條條的木板,每條木板有編號,這是為了遮掩下面的池塘,以前也用來養魚。
祖堂位於上廳,是家族的會議廳、會客廳,也是辦喜事、祭拜祖先之地,圖中的花轎是故意放出來供客人參觀,平時不應該放在祖堂。祖堂後面就是後圍,地勢高出來一點,是所謂的龍頭,任何人是不可以從祖堂背後直接跨過龍頭,如果要上後圍,只能走到側門,再走上去。

這裡就是後圍,廚房及貯藏室都在這裡,通常不住人。要上後圍,就得延著這條水溝來到側門的樓梯上去,中間部分,就是祖堂後面,就是不可跨越的禁忌了,有個告示貼在那裡勸告遊客不得踰矩。
後圍此時正在曬臘腸和三層肉。中間的廳子裡面掛著幾張名人到訪的照片。

客家人是十分重男輕女的民族,正廳只能給男人住,越靠近祖堂輩份就越高,女眷只能用側門進屋,住南北橫屋,女方家屬,除非是富貴人家,否則也只能在側廳招待。導遊小李是湖北客家人,他的祖母以前不得同家裡的男人一起吃飯,往往祖母做了菜,小李和父親爺爺一桌人吃,她只能拿一點躲在廚房吃。我外婆也曾對媽媽說,以前的女眷不得入座,要「企臺角」(ki1 toi2 gog5),就是站在桌子旁吃。

參觀了圍龍屋,導遊說我們還有點時間,於大約下午兩點鐘,帶我們到梅縣鐵爐橋的永興客家食品買土產,每人一下車都分有一張會員卡,裡面是一頭進另一頭出的擺設方式。我不關心那些土產,反而心急著要買一本客家字典,可偏偏就是沒遇上,土產店裡沒有,只有一些客家光碟,我跑了出去找書店不果,最後只有帶著遺憾離開。

下午兩點三十八分,我們經過城西收費站,正式進入高速公路往深圳駛去。下午四點四十分,我們於河源的粵贛高速熱水服務區(廣東通驛湘滿樓)下車上洗手間,然後又繼續行程。大約晚上七點,我們終於進入深圳區,於七點二十分又回到聖廷軒酒店。我們之前有要求導遊把酒店換去深圳東門步行街的新安酒店,可是導遊說太貴,所以沒辦成,最後還是得住回偏僻的爛酒店。把行李打理好後,我們在導遊的帶領下,於七點五十五分來到東門步行街,這是司機小黃最後一次載我們,由於駕駛態度不錯,我們每個家庭都包個紅包給他。

我們八點鐘在戴斯酒店對面的長城達海鮮酒家自費吃飯。等位子時,爸爸遇到兩個店員在說聽不懂的話,一問之下,她們說是廣東話,可怎麼會聽不懂?原來是雷州話,難怪聽不懂,在古晉我只知道有個家庭還在說雷州話,只是不知道說得純不純。晚上九點正,在我的勸告下,我們又出發去看玉,跑了幾攤,就已經十點,商店陸陸續續都開始關門了。十點半,我們在沒東西可逛的情況下,又回到長城達海鮮酒店喝酒吃花生,十一點才搭計程車回酒店。

由於要趕回深圳,這天的兩個景點都有點匆忙,尤其是圍龍屋,更是沒有好好研究,因為從梅州去深圳實在是太久,差不多花了五個小時在車上。這次走完客家區,最遺憾的莫過於沒買到客家字典,就連大埔的書店都沒賣,顯示客家人的文化保護意識仍然薄弱。下回合: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