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0 March 2014

中國行-往永定 趕大埔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耶誕節(新卯年十二月初一)

早上還是很早起,還是吃酒店裡難吃的早餐。八點正我們就從酒店出發,十五分鐘後,便抵達我們這天第一個景點──南普陀寺,因位於浙江普陀山南部而得名,是廈門島最大的佛寺,建立於唐末,幾經廢寺又重建,到了民國初,已經是閩南香火最鼎盛的佛寺了。可惜,「文革」期間遭毀壞,直到「文革」後又重建。我們這一路走來,「文革」所破壞的文物及文化多不勝數,後來重修,其中有多少是真正歷史遺留下來的,做旅客的已經不得而知了。

南普陀寺前門,中間本來是給佛門中人出入的,紅塵中人由左邊那道門進寺,右邊出寺。可是現在三個門大開,隨便你想怎麼走。上面的匾額寫著「鷺島名山」,由中國佛教理事會前會長趙樸初所題,鷺島就是指廈門島,名山則是指南普陀寺後的五老峰。走進去會先看到閩南佛學院,佛學院右邊就是下圖的天王殿了。


天王殿前的大門雖然開著,但是有欄杆圍住,香客只能從左邊進廟,右邊出來。廟宇坐北朝南,前面還有個大池塘。線香是免費的,一個人只能拿一支,在外面點燃,也在外面朝裡面拜,然後把線香插在天王殿前的香爐。天王殿裡朝外坐著笑咪咪的彌勒佛,左右是四大天王,朝內站著「怒髮衝冠」的韋馱天,雙手合十,將杵擱置肘間。導遊說韋馱天的手勢有意思,他怎麼說,我不記得了,網上的資料是合十的代表此寺是接待寺,若以杵拄地則非接待寺。導遊之後回到車上,又說了一個故事:有位方丈發現廟裡的人潮很旺,可是香油錢的收入不成正比,所以他就研究起來。本來彌勒佛和韋馱天的位置是對調的,香客進來拜拜時,先看見韋馱天怒目橫視,心情就壓抑了,就不怎麼想出香油錢了,等到拜完出來,看到彌勒佛笑咪咪的,就不會覺得沒出香油錢是了不得的事了。所以方丈把韋馱天和彌勒佛換個位置,香客進來時看見彌勒佛笑咪咪,心情大好,待會兒準備給香油錢,要出門時,看見韋馱天眼睛直瞪,心裡不安就多給一點,從此寺廟的收入就好起來了。

走進寺廟,就是大雄寶殿,雖然沒有對外開放,可是許多信徒都向著裡面膜拜,佛殿裡立著三尊大佛像──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我們在想怎麼這麼多人,突然發現這天就是初一。中共一直都是主張無神論,官方雖然刻意壓抑宗教的宣傳活動,可是民間的宗教信仰沒有因「文革」而完全擯棄,這天鼎盛的香火,信徒誠心下跪膜拜,讓我看到文化的傳承雖然已經殘缺,可是只要還在,就會繼續傳承下去。

這塊文物級的青銅片,就掛在大雄寶殿的右側,用來知會僧侶吃飯時間到。
大雄寶殿後面是大悲殿,裡面供奉著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導遊事後跟我們說了千手觀音的故事,現在集合了網上的資料,在此簡單的說一說:古代興林國國王妙莊王有三個女兒,小女兒妙善,從小禮佛,後來出家,父親極力反對不果,一怒之下,把女兒出家的寺廟給焚毀了,死了好多人,妙善則是逃走了。不久,妙莊王得了怪病,醫生說此病要用親生女兒的眼睛及手做藥引子方能根治,大女兒和二女兒不肯犧牲,三女兒聽聞此事,趕回來獻出了自己的雙眼及雙手。妙莊王痊癒後,就給妙善塑造金身,修築廟宇,封為「全眼全手菩薩」,意思是手和眼睛都健全,可是修築者聽錯了,變成「千手千眼」,於是變成了我們今天熟悉的千手千眼觀世音了。

大悲殿後面,還有一個正在興建的法堂。

上圖是寺廟裡種的一棵菩提樹,傳說佛祖就是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小李又有另外一個關於菩提樹的故事,真是佩服他的知識淵博及記憶力,這裡在網上又彙集了資料,由於有幾個版本,在此複述比較貼近當時小李講的故事:初祖達摩在中土少林寺悟道創立了禪宗,傳有佛教禪宗聖物木棉袈裟,據稱是釋迦摩尼佛用過的袈裟。傳到五祖弘忍,因其年事已高,亟需找到一位傳人,就命門下五百個弟子作一首畿子,就是帶有禪意的詩。當時有位出色的弟子神秀,是大家公認的傳人,而且他也很想得到衣缽,但又不能違背佛家無為而作的意境,所以半夜在牆上寫詩曰:「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第二天大家醒來看到,皆讚不絕口,五祖弘忍卻評:「未見佛性」。有個火頭僧惠能聽說了,因不識字,就要求人幫他把自己的詩寫在神秀的那首詩旁:「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顯然意境更高,弘忍看了,卻評:「亦未見性。」並訓斥了惠能,在他頭上打了三下。其他門徒以為惠能被淘汰了,可惠能明白其中的意思,於是晚上三更時分,來到弘忍房間聽法,弘忍為他講解《金剛經》,並把衣缽傳給惠能。因怕惠能被陷害,弘忍命他連夜逃跑,惠能只得帶著木棉袈裟往南逃,之後被神秀知悉,便帶人去追。有個師弟惠明本來已經追到了,不敢輕舉妄動,先試探惠能,發現他佛法精深,於是與神秀會合時,就騙他說未見惠能,故惠能逃過一劫。故事還有後話,此處不提。

參觀了南普陀寺,我們又去「購物旅遊」。九點四十分,我們來到茶博士家。講解員是個雲南少數民族,忘記是哪一族,個子高高瘦瘦,笑起來甜甜的,講話聲音也是柔柔的,要我們不可叫她「小姐」,叫「姑娘」或「阿立」。她很用心的介紹茶葉,可是從我媽媽現場的表現,就知道以前她是怎麼上課的,她不斷的找人說話,逼得大姊姊一直要關照她。首先介紹綠茶和紅茶,然後就是所謂的田七花,最後是重點普洱茶,每樣都泡給我們免費試喝,我們也一直以「比較愛喝咖啡」為由,不敢稱讚她們的茶。那些產品價格不菲,一行人興趣缺缺,尤其普洱我們在原產地雲南都已經買過了,話不好亂說,怕她們死纏爛打。後來有折扣又有送,又說接受刷卡及外幣,我們一伙人,拿了幾盒沒買過的天七花,匆匆塞了馬幣就走,搞得推銷員們個個愁眉苦臉,因為重點介紹普洱,卻沒一個人要,恐怕業績沒有加分。

購物完畢,就往永定駛去了。早上十一點十三分,我們上集美大橋經過收費站,進入廈門市集美區。再過七分鐘,我們已經駛出廈門收費站,由廈漳高速公路往漳州市方向駛去。來到漳州市外圍,我們轉入漳龍高速公路,往龍岩市前進。中午十二點零五分,我們在天寶服務區下車上廁所,此時導遊已經開始煩惱我們的午餐,我們在漳州市天寶鎮下一站彎入南靖縣豐田鎮,進入南靖縣行政中心尋找合適的吃飯地點。最後我們在山城村源財飯店吃午飯,小小的飯店只有一間店面的大小,有四間房間,我們一行人分成兩個房間。一開始大家都小看了這家飯店,等菜端上來時,在場所有人即刻改觀,因為那是我們在整個旅程中,做到最好吃的菜餚,尤其是煎豬頸肉和三層肉,真是一絕,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豬肉!真是為自己能吃豬肉而感到太幸福了!

午飯後,本來想要去買漳州地圖,可是附近都是修車店,連唯一一間雜貨店都沒有賣,只得作罷。我們沒有再走高速公路,而是往南靖縣山區跑。下午兩點十分,我們經過了南坑村,再過十分鐘,又經過了船場村。之後就失去記錄了,只知道大約三點鐘,我們開始一路看到大大小小,或方或圓的土樓,那真是奇特又壯觀的建築物啊!這時我們就知道已經進入永定縣了。導遊和我們說了個關於土樓的故事:1985年,美國中情局以間諜衛星拍攝到福建省內陸有一大群用途不明的蘑菇狀建築物,與核裝置相似,有可能是大得無法想像的核基地。美國總統大為震驚,派了兩位中情局諜報人員喬裝成記者,翻山越嶺找到這裡來,發現那些可疑建築物居然是大型民房,本來寂寂無名的永定客家土樓從此一舉成名,從深山走向世界,並於2008年獲得聯合國正是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未幾,我們來到福建省龍岩市永定縣高頭鄉高北村的土摟群,這裡已經大量開發成旅遊區了,土樓群入口處已經有個福建省客家土樓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的建築物,左邊有個水泥鋪的停車場,右邊是個正在興建中的圓形建築物,不過是用水泥做的,不是土樓。導遊幫一行人買了五十元的票,在一位當地導遊帶領下進入土樓群。先介紹一下土樓的普遍建築構想,客家人建造土樓時,一直以敵人來圍攻做設計考量,同時又要講究風水八卦格局,因此土樓的建造實在是凝聚了客家人的智慧及文化內涵,可這假想敵是誰,一直都說不上來,總之就是有備無患就對了。

上圖中這個土樓是比較小型的,也是比較新的土樓,建於1962年,是由四位江姓兄弟合資,設計上有些中西合璧。由於只有老三還在這裡住,其餘都在外國打拚,所以土樓特別小,只有三層樓高,第一層是廚房,上面就是臥室和貯藏室,中間天井沒有像其他土樓那樣有其他建築物來當會客廳。祖堂正對著大門,供奉觀音,江老爺一直給我們燒香,祝福我們家裡出博士,然後拿著香油錢箱要我們捐。旁邊還掛著家族的相片,據說一家出了十一個博士,因此僑福樓也被稱為博士樓。土樓外牆本來想塗上油漆,給予土樓一些現代美感,可是看看圖中,油漆似乎和土牆合不來,左邊已經脫落的七七八八,右邊還有一些油漆,下面的土牆已經裸露出來了。

僑福樓東邊,就是大名鼎鼎的承啟樓,有個美稱叫「土樓王」。我們沒有馬上進去,而是順著圓形的建築物繞了一圈。

一樓和二樓為了防止敵人爬入,是不開窗門的,於是一樓的廚房就設計一個位置高、口向上的煙囪。
高大的土樓王,牆底是用石頭打底的,上面則是紅壤土摻上、砂石、糯米粉湯、紅糖、蛋清夯造,非常堅固,而且不怕火。土牆厚度大約兩米,一個人躺下去還不夠,如此一道牆,就是為了抵禦敵人。
歲月不饒人,牆也一視同仁,上面這一片牆已經被歲月所剝落,裡面作為鋼筋的木料已經裸露出來。裡面的木料據網上的資料是竹條,地震時能被拉直,使得牆體不易崩塌,過後又能因圓樓回心力而合回去,也因此圓形土樓比方形來得具抗震性。曾有次地震把牆壁嚴重震裂了,可是過後又自己合回去,也不知是否是個誤傳。導遊說,客家人把環保概念做到極致,因為整座牆就算被拆了,泥土也還能用來種東西,木料可以用作火碳,一點都不浪費。
土樓王隔壁就是世澤樓,一個方形土樓。上圖這個畫面,據導遊稱是拿過獎的一個背景,我們每個家庭都一個個排在這裡照個相。我們此時只是繞了承啟樓一圈,還沒進去看,因為導遊說那個留到最後。我們只好先去隔壁的世澤樓,建於1565年,比土樓王還早約一百五十年,毀於1929年戰火,後來1931年又重建,可是中廳已廢,只剩下兩旁廂房,以及後廳作祖堂。
我們來到世澤樓的大門,參觀一下方形土樓的格局。根據小李說,由於客家人宗族很團結,所以才能合力建造這些巨型土樓,現在福建省大約兩萬多座土樓,超過九成都是建造這種方形土樓。方形土樓的建築結構比較簡單,技術上比較容易建造,建造成本也相對比較低,普通人家通常建得起。可是問題來了,角落偏遠的房間多少比較不吃香,要怎麼分配而不影響家族和氣,的確頭疼,就算被分配到的親戚難免齟齬在其中。圓形土樓的房間資源分配比較均勻,可是建築成本及技術要求比較高,只有經濟實力強大及家族勢力龐大的人家才有本事建造。

樓中會客廳及飯廳有些已經改造成了商店。
整個建築的主要棟梁下面,是以石料砌成的,因為這種木製的樓房,最怕就是淹水,木一在水裡泡久了就會爛,整個建築物就會垮掉。雖然土樓有良好的排水系統,但是客家人就是秉持著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的精神,所有防備工作都要做好。說到排水系統,客家人早在幾百年前,就知道要做暗溝,避免敵人圍攻土樓時,在外面發現並塞住排水口,使得土樓內發生水災。如此周詳安排,敵人想要攻下這個城堡般的土樓都難。

這是迴廊上普遍用的家具,上面是個衣櫥,因男人田裡工作回來,已經骯髒又疲憊,亟需洗個澡,所以不會爬到樓上去拿衣服下來,而是每天早上把一件衣服拿下來放進廚裡,傍晚回來時就可以直接拿。下面通常用來養兔子,因為兔子比較乾淨,性格也安靜,活動範圍可以很小,所以會有此安排。
世澤樓裡的樓梯,沒有那麼大的學問,不相承啟樓裡,會依八卦來安排位置,下面會另行解釋。我們遊客被導遊告誡是不可以上到土樓上面的,因為那裡都是普通人家的臥室,可是樓裡的那些叔叔阿姨們,會私下問我們要不要上去看看,我們都沒有接受,所以不知道行情是多少。不過,如果能從樓上往下拍攝,照片一定是十分壯觀的。沒上到上面的別遺憾,介紹一本《永遠的家園──土樓漫遊》,在那裡有得買,裡面的照片足以滿足好奇心。
祖堂上的匾額寫著「邦家之光」,下面神壇也有供奉觀音。為了要盡最大努力賺錢,祖堂前的位置也不能空著,擺放著林林總總的產品。圖中神壇旁邊有個太師椅,根據導遊介紹,方形土樓就是依據太師椅的設計來建造。

客家人對風水十分講究,從大門到祖堂,一共有三個階段,一層比一層高,到祖堂的位置是最高的了。

從世澤樓繞出來,我們終於要參觀土樓王承啟樓了。承啟樓建立於明末清初,於1709年,花了江姓家族三代人的時間完成,一共四樓高,四百多個房間,導遊笑說一天住一間,一年都住不完。最高峰時裡面住過八百多人,現在只剩下一半。大門兩旁的對聯,以樓名起頭,曰:「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後孫謀讀與耕」。客家人做這門,雖然已經又厚又重,但還是考慮到敵人用火攻,所以門上有漏水裝置,火一燒就澆下來。大門有個阿姨拿著打動機,給我們的票打洞,所以之前的入門票就不好搞丟了,我們土樓的導遊自稱是這個江家的媳婦。入門處右側牆上,掛著村規民約,乃經過高北村民大會討論通過所訂立,大意是不得破壞土樓原貌,保持環境衛生清潔,並要對旅客熱情招待。
進入大門後,所看到的是一環又一環的建築物,盡頭是第四環的祖堂,上面寫著:「筆花廬」。上圖顯示是第二環,兩邊對聯以隸書寫著:「承前啟後盡閱人間暮色,繼往開來飽覽世紀風光」,上面匾額曰:「神州第一樓」!想像一下三環主樓,層層疊疊的圍繞著中間的祖堂,那種壯麗的模樣,人在其中根本就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用文字敘述也是難以想像,要徹底明白,不得不爬上土樓往下看。這裡就不得不剽竊別人的作品了。
上圖從百度剽竊過來,清楚顯示所謂的三環主樓,似乎擁護著聳立於中間的祖堂。客家人非常講究風水,土樓都是坐北朝南,承啟樓也不例外,而東門及南面大門,能夠直通祖堂,在華人傳統中,風水大多都是東南方向比較好。中共因其唯物主義的思想,自然有一套解說,導遊當時就對我們以科學解釋祖先的設計,春夏時暖風由中國東南方向的海面吹進來,這樣就會起到溫暖土樓的作用,秋冬時冷空氣由西伯利亞和青藏高原的西北方向吹來,因為被層層樓房阻隔吹不進土樓中心,所以能起到保暖作用。
整個土樓的建造,以後天八卦來設計,所謂:「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兩儀就是陰陽,承啟樓的陰陽,以兩口井來代表,上圖是陰井。想像陰陽圖中的黑白兩點,以井為代表,果然極為傳神!
所謂:「兩儀生四象」,四象就是太陰、太陽、少陰、少陽。土樓建造時,在東南西北每一道門留有一道隔火牆,這隔火牆直通到四樓,中間有拱門相通,也能把門關上,這是為了防止火災發生時,火勢蔓延到另一棟樓。如此,也就很巧妙的把整個土樓分成四個部分,來表達四象。隔火牆與隔火牆之間,又有一道樓梯在中間直通四樓,樓梯與隔火牆之間為一個卦,如此就有了八卦之形,一個卦中又有八個房間,後來的就太深奧沒聽明白。當時導遊只是蜻蜓點水,我也就只能記得這麼多,回來後再找這類資料,難矣!

講解完畢後,我們被請到一間小房間裡作客,有個推銷員要推銷她們生產的紅茶,因導遊事先交代不太值得,我們也沒什麼興趣,只是買了特製茶壺和一些雕像,最後倒是研究起他們的客家話,我這種半吊子的客語程度實在是聽不懂,只有客語前輩級人物,例如我媽媽,才能勉強明白。回來上網一查,原來福建省和廣東省雖相連,客語已經有南北片之分了,這個會另外在客語篇裡討論。

我們每個家庭最後在土樓王前面拍照留念,有個拿著相機的婦人突然向我們推銷買她十塊錢的照片,我們本來沒注意,猛然發現照片中的主角居然就是我們自己,而且用廣角鏡拍土樓王,比我們拍的更好。原來她在我們拍照時也拍了一張,然後在極短的時間內,不知道在哪裡,把它影印並加上精緻包裝,讓人大嘆中國速度,不得不買啊!等我們一行人參觀完出來,已經是五點多了。站在外面,我們看見一座土樓被現代建築物所遮掩,不禁感嘆如此大肆開發,不知道會不會破壞這裡土樓的文化生態。上過洗手間後,我們隨即出發往大埔,這整條路還是山區,途中經過客家人的母親河梅江時,導遊說路邊的峭壁在下豪雨時會土崩,幸好我們一路天晴,司機駕駛態度也不錯。梅江流到大埔時,會和另外兩條河匯合,然後便是流向潮州的韓江了,因此據導遊說,客家人戲稱潮州人是喝客家人的洗腳水長大的。昔日多少客家人順著這條江,下到潮州去搭下南洋的船,從粵東山區走向世界,不過河婆客則是用榕江進潮州,我們團友的祖先可沒走過這條梅江。

晚上六點五十分,我們已經來到位於梅州東邊的大埔縣。五分鐘後就抵位於人民東路的達鴻華大酒店,我們在那裡解決晚餐,吃到了大埔黃酒雞,雖然不是特別好吃,勝在酒夠烈,有點類似砂朥越「咖章麻」的效果。吃完飯東西放進了房間,我們當然不能錯過到大埔走走看看,而且這一路走來,東西越買越多,三個旅行箱已經放不大下了,所以亟需買一個旅行箱。酒店的地點算偏僻,附近有間百貨公司,我們進去繞了一圈,沒發現有旅行箱。我們在樓下找人問哪裡有得買旅行箱,順便研究大埔客話,有個邱姓店員與我們聊了一會兒,發現口音還好,算是聽得懂的,他指點我們順著人民東路到市中心去找。

一家四口頂著寒冷的天氣,一路走到大埔的市中心,路上兩邊店鋪都已經關了。梅州市大埔縣的行政中心在湖寮鎮,人民東路走著去,大約十分鐘就到。大路左邊有賣狗肉店,對面還有山寨版肯德基叫麥肯基,營業時間居然是到24:30,一天裡比我們任何人有多半個小時的時間。來到市中心還有很多店鋪還營業,鎮上的街道是整個旅程最骯髒的,垃圾丟得亂七八糟,甘蔗渣就這樣順手丟在水果店外面,非常沒有公德心。在大埔這種算是客家大鎮,找客家字典居然找不到,我們只能買到大埔縣的地圖而已。包包很超級便宜,媽媽不只買了一個旅行箱,還一定要買個沒用到的書包。中途還在幾間金店停留,有一間桌子上擺著一份十一月的報紙,標題上有「周六福金不足」及「潮汕機場完工」,我本來是被潮汕機場的標題所吸引,對誰是周六福沒興趣。可後來我們過一條街,陡然看見「周六福珠寶有限公司」,才知道「周六福」原來是間金店,而「金不足」意思明顯是賣的金斤兩不足。我想剛才那間店把一個多月前的報紙放在桌上顯眼處,是有目的的。

大埔還不是普通的冷,後來知道當晚差不多只有四度,我們是團裡唯一一家,為了不浪費旅遊費,而甘願頂著冷空氣出來走的。回來時,我們還在狗肉店旁邊幾間的土產店買了一包筍乾和梅菜乾,雖然是在我極力勸阻之下,並知道是不會去煮的,但是沒辦法,因為剛買了一個旅行箱,不怕沒地方裝,看來我要清理一下我家櫥櫃裡的東西了。下回合:走梅縣,返深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